案例:標識解析加速船舶行業數字化統一管理
船舶的建造與運營是船舶全生命周期中的兩個極其重要的環節。然而,目前船舶制造商與船舶運營商之間缺乏足夠的聯系與協調,導致船舶全生命周期缺乏整體規劃。此外,缺乏統一的數據編碼規范和數據管理平臺,也使得船舶運營維保與制造、供應環節之間存在信息脫節的問題。船舶建造商擁有大量能為船舶運營提供服務的寶貴數據,然而在船舶完工交付時未能一同交付,這使得運營企業在船舶運營維護過程中面臨基礎數據信息不全的困境,給船舶運營的科學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某公司構建了船舶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通過該平臺,為船舶、設備和備品備件賦予統一的標識,并建立信息數據庫進行統一管理。船舶制造企業與船舶運營企業能夠在統一平臺上生成和解析船舶、設備和備件標識,實現了信息的全面整合與統一管理。該平臺集成了機務管理、船舶運行狀態監控子系統等應用,打通運營環節備品備件采購、配送、使用信息流,從而支持船舶運營的多維需求,促進船舶制造、運營、服務等環節之間的有效協同。
傳統上,運營企業在維保環節缺乏完整的基礎數據信息。而通過船舶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運營企業可以掃碼解析從船舶制造商獲取船舶、設備和備品備件在制造環節產生的對運營環節有支撐作用的數據信息。維保環節結合船舶運營環節增加的數據信息,生成船舶設備維保計劃,并記錄完整維修情況、完成時間,并關聯備件出庫單號進行該維保工作所消耗備品備件的出庫管理。執行完成后的工作卡存檔成為歷史工作卡,供船舶營運檢驗部門查驗。這種精細化管理方式降低了備品備件庫存資金占用,全面提升了船舶運營水平。
船舶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的建設,有效地優化了船舶的維護與管理流程,促進了船舶制造商與運營商之間更緊密的協作。同時,該平臺為船舶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填補了船舶制造與運營之間的信息空白。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將為船舶運營提供更加精準的預測和決策支持,進一步推動整個船舶行業的智能化、數字化、高效化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能,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某公司構建的船舶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平臺對于解決船舶制造與運營之間的信息脫節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該平臺的成功應用有望推動船舶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發展,為船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帶來更多的便利與高效。
使用標識解析前:
使用標識解析后:
應用成效
- 供應商統一管理,信息統一交付,降低運營商機務管理數據初始化時間和成本,船舶運營商收到船舶后對機務系統數據初始化時間從原先最短 2 周可降低到 3 天以內,時間成本降低 80% 以上 。
- 打通設計、制造、質檢、運營全生命周期信息流,快速精準溯源,如船舶質量檢驗前期對接的時間從4~5 天降到 2 天以內。
藍域標識,盟大集團旗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通過賦予機器、設備、產品、數字對象工業互聯網標識,實現數據和信息在各要素間、各系統間的無縫傳遞,實現“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國家”標識數據管理和共享。
藍域標識作為產業先行者之一,將從全生命周期優化、產品精益化管理、產品服務化延伸、智能化生產管控等九大標識應用模式出發,助力建立工業互聯網數據共享機制,貫通產業鏈上下游,使價值的鏈接與融通更順暢。